近日,河南省教育厅下发了《河南省教育厅关于下达2022 年度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立项计划的通知》(教社语〔2021〕244号)文件。据悉,我校申报的10项课题获批2022年度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立项。其中,资助性计划项目4项,指导性计划项目6项。望课题负责人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按时结项。


本次共评审确定立项1110项,其中资助性计划项目569项,指导性计划项目541项。具体立项情况见附件。2022年度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按照资助方式分为资助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资助性计划项目的研究经费由省财政专项经费支持,每项资助经费2万元,学校按照一定比例匹配经费。指导性计划项目的研究经费由承担学校统筹使用高校专项业务经费及事业收入予以支持。一般项目完成周期一般为1-2年(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计算),研究期限内随时可在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平台申请结项。申请结项须达到如下要求:
(一)资助性计划项目申请结项要求:
1.成果形式为著作的项目,其成果已经出版;
2.成果形式为论文的项目,课题负责人作为第一署名人在中
文核心期刊至少发表学术论文1篇;
3.成果形式为研究报告的项目,一般要求研究报告不少于1
万字,检测查重率低于30%,且有实际应用部门的采纳证明(注明采纳内容和价值)。采纳证明单位包括高等学校(非项目承担单位,不含院系和校行政部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地厅级以上行政部门或大中型企业。同时,课题组负责人作为第一署名人至少在公开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篇。
(二)指导性计划项目申请结项时应达到以下要求:
1.成果形式为著作的项目,其成果已经出版;
2.成果形式为论文的项目,一般要求课题组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公开学术刊物至少发表学术论文1篇;
3.成果形式为研究报告的项目,一般要求研究报告不少于1万字,检测查重率低于30%。应用性研究须有实际应用部门的采纳证明(注明采纳内容和价值)。采纳证明单位包括高等学校(非项目承担单位,不含院系和校行政部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地厅级以上行政部门或大中型企业;基础性研究须聘请3位同行专家进行鉴定,鉴定专家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其中至少2位专家不得是本校人员。
所有论文、著作均须在显著位置注明“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字样并附项目编号,未标注者不予承认。
附件:教社语〔2021〕244号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下达2022年度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立项计划的通知
2021年7月14日